圆舞曲起源于哪里的民间舞曲_圆舞曲起源于哪里
最近大家都在讨论圆舞曲起源于哪里的民间舞曲_圆舞曲起源于哪里相关的事情,对此小编也是非常的感应兴趣,那么这件事具体又是怎么回事呢?下面就是小编搜索到的关于圆舞曲起源于哪里的民间舞曲_圆舞曲起源于哪里事件的相关信息,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1、圆舞曲是起源于奥地利北部的一种民间三拍子舞蹈。
(相关资料图)
2、圆舞曲分快、慢步两种,舞时两人成对旋转。
3、十七、十八世纪流行于维也纳宫廷后,速度渐快,并始用于城市社交舞会。
4、十九世纪中期开始风行于欧洲各国。
5、现在通行的圆舞曲,大多是维也纳式的圆舞曲,速度为小快板,其特点为节奏明快,旋律流畅;伴奏中每小节常用一个和弦,第一拍重音较突出,著名的圆舞曲有约翰·施特劳斯的《蓝色多瑙河》、韦伯的《邀舞》等。
6、扩展资料:历史背景当法国大革命于18、19世纪之交震撼着整个欧洲时,源于德国南部与奥国乡间的一些三拍子民俗舞曲,诸如“连德勒舞”(Landler)、“德国舞”(Deutsche)、“旋转舞”(Dreher),逐渐地被引进城市,转变成文明社会中的“圆舞”或“华尔兹”。
7、圆舞虽被适度地“文明化”了,然而它仍然保有着源自乡间的愉悦奔放的本质,以及刚兴起时尚被视为“有伤风化”的男女相拥的舞姿。
8、无论如何,它终能逐渐取代了属于“旧时代”优雅高贵却显得矫揉造作的宫廷舞蹈“小步舞”(Menuett)。
9、而以它那平民化的格调体现了“新时代”的精神;当时可供跳舞的咖啡馆、小酒馆或稍后兴起的大规模舞厅,王公贵族或一般平民都可以自由出入,如此而消除了阶级间的界限。
10、圆舞曲起源于奥地利北部的一种民间三拍子舞蹈。
11、圆舞曲(德文:Walzer,又音译为“华尔兹”)有别于贝多芬、舒伯特、布拉姆斯等维也纳作曲家的严肃作品,它和“轻歌剧”(Operette)可说是19世纪民主化社会中,为适应一般群众较通俗品味而形成的“轻音乐”。
12、圆舞曲分快、慢步两种,舞时两人成对旋转。
13、十七、十八世纪流行于维也纳宫廷后,速度渐快,并始用于城市社交舞会。
14、十九世纪中期开始风行于欧洲各国。
15、现在通行的圆舞曲,大多是维也纳式的圆舞曲,速度为小快板,其特点为节奏明快,旋律流畅;伴奏中每小节常用一个和弦,第一拍重音较突出,著名的圆舞曲有约翰·施特劳斯的《蓝色多瑙河》、韦伯的《邀舞》等。
16、圆舞曲对我国来说是一种外来的音乐体裁,英文是Waltz,所以有时也音译为“华尔兹”舞曲,一般起源于农村。
17、圆舞曲是随着社会的发展,在城市中特别是在维也纳发展起来的。
18、所以,有些圆舞曲也叫维也纳圆舞曲。
19、风格动作如流水般顺畅、像云霞般光辉。
20、潇洒自如、典雅大方。
21、波浪起伏接连不断地潇洒旋转。
22、享有"舞中皇后"的美称。
23、华尔兹舞步在速度缓慢的三拍子舞曲中流畅地运行,因有明显的升降动作而如一起一伏连绵不断的波涛,加上轻柔灵巧的倾斜、摆荡、反身和旋转动作以及各种优美的造型,使其具有既庄重典雅、舒展大方、又华丽多姿、飘逸欲仙的独特风韵。
24、扩展资料:舞蹈特点圆舞曲摆荡的动作与转身动作是不能分开的,两者之间并存的是一种引擎与轮胎的关系,没有转身动作,摆荡的动作将显得硬而不平衡,摆荡的完成表象,要借着身转动作经过身体中心以及腿部、臀部的运动,还有肩膀与手臂的摆转来达成时间运动的技巧,来完成轻盈且优雅而具有动力型态舞姿。
25、开始移动后,舞步里所指的转度,指的是双足之间的转度,并非指身体的转度,尤其是女士,几乎只有前进与后退的动作,转度则由男士全部来完成。
26、参考资料:百度百科-圆舞曲。
本文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关键词: 圆舞曲起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