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运河城区段东岸整治雏形展现
记者昨天在解放桥附近采访时看到,古运河东岸机声隆隆,一派繁忙的施工景象。呼应北护城河水上游览线建设的古运河城区段综合整治示范段(扬州闸-解放桥)整治工程正快速推进,开始展现雏形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恢复防洪排涝能力
营造亲水近水赏游空间
“该工程基于古运河水生态修复,将对河道进行清淤,对驳岸实施生态化改造,并对沿河景观节点进行提升。”工程施工人员介绍,本次古运河城区段综合整治,选取扬州闸-解放桥段作为示范段先行实施,涉及河道长约2.36公里,主要工程建设内容为河道清淤、驳岸生态化改造和沿河景观节点提升等。
扬州古运河与扬州城同
记者昨天在解放桥附近采访时看到,古运河东岸机声隆隆,一派繁忙的施工景象。呼应北护城河水上游览线建设的古运河城区段综合整治示范段(扬州闸-解放桥)整治工程正快速推进,开始展现雏形。
生共长,被誉为扬州城的“母亲河”。选择这一段进行综合整治,主要为提升河道排涝安全能力,河坡硬质化驳岸下沉水中,亲水坡面种植具有净水生态循环作用的植物,通俗讲就是让河坡变得“会呼吸”、更生态。工程实施后将进一步消除底泥污染,恢复排涝能力,并在更加充分地发挥城区防洪排涝综合效益的基础上,将节点驳岸墙降低至正常水位以下,增加水岸互动,为游人营造亲水、近水的赏游空间。
施工人员介绍,本次综合整治,不仅能有效恢复该段古运河的防洪排涝能力,同时呼应北护城河水上游览线建设,也将为后续古运河重生水生态修复工程建设积累经验。“目前施工人员正在抢抓有利时机,加班加点奋战,力争在本月底前后完成改造提升。”
牌楼三连亭亮相
沿线亭廊相连山石点缀
记者昨天在现场采访时看到,部分施工挡板拆除的地方,景观已经开始呈现。经过提升,古运河东岸一座牌楼和三连亭亮相,沿线更是亭廊相连,山石点缀。
东关古渡牌楼对面,原先是一个景观点,半圆形的水池里面停放了一条小帆船。但记者昨天在现场采访时看到,这里已经改变了模样:原先的水池阻挡了市民“亲水”,但经过提升改造,这里已经变成了一级级的台阶,市民和游客可以走到河边,与古运河亲水互动;而在台阶的周边,则点缀了山石,栽种了景观树,同时打造了一条石船;河岸上,则建了一座凉亭和一条长廊,不仅增加了景观,市民和游客也有了休憩的场所。
向北不远,建有一座砖砌牌楼,古色古香,旁边同样建有一座凉亭,同时用山石点缀。凉亭和牌楼之间,则建设有一个亲水平台,平台后面的墙上,正在进行景观打造,上面已经呈现“古扬子江第二港”等文字。
再向北,则是一条一字形长廊,沿着古运河展开,长廊前面栽种着杨柳、香樟、水杉等树木,摊铺着草坪。在其北侧,建有一座扬州少见的“三连亭”。“三连亭”是一个观景平台,下方则是一个亲水平台,亲水平台的背景墙上,刻有唐代李绅的《宿扬州》:“江横渡阔烟波晚,潮过金陵落叶秋。嘹唳塞鸿经楚泽,浅深红树见扬州。夜桥灯火连星汉,水郭帆樯近斗牛。今日市朝风俗变,不须开口问迷楼。”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