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滚动 > > 正文

全球即时:给心“添点堵”——大理市第一人民医院成功开展大理市首例左心耳封堵术

来源:大理融媒 发布日期:2023-05-29 07:58:20 分享到:

人的心脏上有一个类似

“小耳朵”的部分被称为左心耳


(相关资料图)

别看它个头虽小

却是引起房颤患者缺血性卒中的重要源头

近日

大理市第一人民医院

胸心外科顺利完成

大理市第一例“左心耳封堵术”

患者杨女士,近3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、胸闷、气促等情况,到大理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。急诊彩超提示患者左心耳血栓形成,心电图提示心房颤动,收住胸心外科,予以抗血栓治疗。经治疗后再次评估并完善相关检查后确诊:左心耳血栓已消失,但患者因有房颤、血栓、头痛病史,后期需长期抗凝,否则再次有血栓形成可能,反复导致头痛,严重者可导致脑梗、心梗危急生命。经多学科会诊讨论评估后,明确患者有“左心耳封堵术”手术指征。

左心耳封堵术为局麻微创手术,在与患者及家属确定了手术方式后,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,胸心外科、超声科、麻醉科协同配合,顺利完成大理市第一例“左心耳封堵术”,术后患者恢复好,术后第三天出院,术后按时吃药半年即可。

心房颤动,简称房颤,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。房颤最大的风险在于血流动力学紊乱,左心耳容易生成血栓,血栓脱落将导致栓塞事件,如急性脑梗死、急性心肌梗死,房颤高危栓塞患者需积极抗凝治疗,而长期的药物抗凝治疗有导致包括脑出血在内的出血风险。

左心耳封堵手术无须开刀,仅需在股静脉穿刺一个针眼,由该针眼经导管引导到左心耳部释放封堵器,手术时间较短,患者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床正常活动。术后患者仅需按时服药数月即可,无需再长期服用抗凝药,从而大大降低患者的出血风险。对于高卒中风险、伴有抗凝高出血风险的患者,或因身体因素而无法长期接受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,“左心耳封堵术”可从源头上避免卒中发生及降低出血风险,保障患者生命安全。

此例左心耳封堵术在大理市第一人民医院的率先开展,是大理市房颤治疗领域的一大突破。左心耳封堵术的成功开展,能有效预防房颤患者心源性卒中及其他血栓性事件的发生,同时消除长期口服抗凝治疗的依赖和出血风险,提高患者生活质量,同时降低经济负担,为广大房颤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途径。

来源:大理市第一人民医院

编辑:向红玉

值周:胡亚玲  张辉

主编:李胜

关键词:

x 广告

复原民国旧菜单 一批“消失的名菜”重现羊城

  中新网广州12月5日电 (记者 程景伟)“粤宴中国·消失的名菜”活动4日晚在广州博物馆镇海楼广场举行,一批业已失传或十分罕见的传统粤

青海再度“双清零”:战“疫”催生定点救治医院反思与成长

  中新网西宁12月5日电 题:青海再度“双清零”:战“疫”催生定点救治医院反思与成长  作者 潘雨洁  全面停诊、四下无人;火线冲

世界海拔最高高铁客运站山丹马场站运营

  中新网兰州12月5日电 (记者 杨艳敏)记者从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,12月5日10时29分随着嘉峪关南至西安北D2696次动车组列车

千年古都洛阳为何要建青年友好型城市?

  中新网洛阳12月5日电 题:千年古都洛阳为何要建青年友好型城市?  记者 肖开霖 李贵刚  千年古都洛阳日前公布《洛阳市建设青年

甘肃万余河长公示牌拥有“电子身份证” 局地启“千里眼”治水

  中新网兰州12月5日电 (记者 冯志军)记者5日从甘肃省水利厅获悉,今年以来,甘肃全面推动河长公示牌信息化建设,为全省河流换发“电子

满洲里市向呼伦贝尔市“手递手”异地转运3批次隔离人员

  (抗击新冠肺炎)满洲里市向呼伦贝尔市“手递手”异地转运3批次隔离人员  中新网呼伦贝尔12月5日电 (记者 张玮)5日,内蒙古自治区呼

2021年度法治人物沈云如:让群众过上“有身份的生活”

  中新网杭州12月5日电 题:2021年度法治人物沈云如:让群众过上“有身份的生活”  作者 郭其钰 张先登  行程10余万公里,为辖区3

全国妇联在北京组织巾帼志愿者服务社区“一老一小”

  中新网北京12月5日电 (记者 余湛奕)在12月5日国际志愿者日前夕,全国妇联4日在北京组织机关党员干部以巾帼志愿者身份,聚焦“一老一

x 广告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人人海洋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粤ICP备18023326号-36   联系邮箱:8557298@qq.com